在工业装配中,厌氧型螺纹密封胶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,但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其特性,常常陷入使用误区,影响密封效果甚至造成安全隐患。想要用好这种胶,就得避开这些常见问题。
误区一:认为涂得越多密封效果越好
不少人觉得胶涂得越厚,密封就越严实,其实这是错的。厌氧型密封胶靠填充螺纹缝隙起作用,涂太多反而会导致固化时产生过多胶瘤,甚至顺着螺纹缝隙溢到不该密封的部位。正确的做法是在螺纹的有效啮合段均匀涂抹一到两圈,让胶液能刚好填满缝隙又不过量。
误区二:忽略表面清洁
有些人图省事,直接在带油污、铁锈的螺纹上涂胶,结果胶固化不完全,密封效果大打折扣。厌氧型密封胶需要接触干净的金属表面才能顺利固化,油污和锈迹会阻碍化学反应。使用前必须用清洁剂或砂纸处理螺纹,去除油污、锈蚀和杂质,晾干后再涂胶。
误区三:不看材质盲目使用
有人不管螺纹是金属还是塑料,都用同一种厌氧型密封胶,这其实有问题。这类胶对金属表面的催化作用很敏感,但对塑料、橡胶等非金属材质效果较差,甚至可能腐蚀某些塑料。如果是塑料螺纹,最好选择专门的低强度厌氧胶,或者提前测试兼容性。
误区四:涂胶后立即受力
刚涂完胶就匆匆拧紧螺栓并施加负载,是很多人的通病。厌氧型密封胶需要时间固化,通常常温下至少要等 1-2 小时才能初步固化,完全固化则需要 24 小时。提前受力会破坏未固化的胶层,导致密封失效。正确操作是涂胶后先初步拧紧,等待足够固化时间再施加工作载荷。
误区五:重复使用已固化的胶层
螺栓拆卸后,有人看到螺纹上还残留固化的胶层,就直接拧回去继续用,这是很危险的。固化后的胶层已经失去密封性能,再次装配时无法形成有效密封,必须用工具将残留胶层彻底清理干净,重新涂胶才能保证效果。
误区六:忽视环境温度影响
在低温环境下,有人还按照常温方法使用,结果发现胶很久都不固化。厌氧型密封胶的固化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,温度低于 15℃时固化会变慢,这时可以适当加热螺纹部位,或者选择低温固化型产品。反之,高温环境下要注意胶的耐温上限,避免超过其承受范围导致失效。
掌握这些注意事项,才能让厌氧型螺纹密封胶真正发挥作用。记住,它的 “脾气” 特殊,只有顺着它的特性来用,才能避免麻烦,保证螺纹连接的密封效果和安全性。